司法如暖陽,照亮脫貧路。
2016年,延邊州法院、和龍市法院和村委會一起爭取扶貧資金,將1500米的主干道全部鋪設為水泥路面,改善了村民出行不便的狀況。
如今,大成村圓滿完成貧困村退出16項指標,脫貧175戶331人,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的目標。
扶貧、扶志、扶智。自2016年包保和龍市龍城鎮大成村以來,延邊州、和龍市兩級法院把“三率一度”“兩不愁三保障”為工作重點,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及集體經濟收入,帶領村民們走出貧困,走上致富之路。
和龍市龍城鎮大成村位于和龍市城郊,2015年末建檔立卡貧困戶181戶369人,貧困發生率34%,屬于深度貧困村。2016年,兩級法院包保大成村之初,村部辦公室只有90多平方米,辦公條件非常差。延邊州法院黨組資助10萬元資金、送去價值4萬元的電腦等辦公用品,和龍市法院資助20萬元的基建款,和龍市委組織部、龍城鎮黨委、鎮政府積極籌款10萬元為該村新建標準的便民服務大廳。2016年末,22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務大廳和功能完備的村級辦公場所竣工投入使用,徹底解決了大成村村部不達標、村民無文化活動場所的問題。2018年,兩級法院共投入35萬元新建了120平方米老年文化活動室,投入7.6萬元修繕了新城屯老年文化活動室,協調資金138萬元,改造自來水舊管道1萬米,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問題。兩級法院還積極籌劃村部文化廣場項目,修建村部圍墻、文化廣場、演藝舞臺、健身器材、休閑涼亭,利用圍墻面,宣傳村規民約,作公示公告等。
變輸血為造血,產業扶貧才能讓貧困戶無后顧之憂。州市兩級法院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規劃,重點從農業產業化發展、特色種植、合作社發展等方面入手,結合細化扶貧措施,變輸血為造血,通過產業扶貧讓貧困戶無后顧之憂。
為解決養牛合作社冬季養牛飼料問題,州市兩級法院資助20萬元,購買秸稈粉碎打捆一體機,委托輝勝養牛合作社經營,每年為貧困戶增收1.2萬元經濟效益。助力貧困戶入股養牛、養貂、人工栽培木耳,同時借助金融扶貧貸款項目收益,通過“保底收益 按股分紅”等方式,拓寬富民產業增收渠道。州市兩級法院黨組經調研,科學論證后決定,在大成村建設生態農業園區,申報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大棚櫻桃采摘園建設項目,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投入建設,現已完成90%。2018年爭取扶貧統籌資金300萬元投入園區建設,預計每年創造經濟效益18萬元。
2016年以來,州市兩級法院選派5名干警組成的駐村工作隊,包保貧困戶146戶302人,入戶走訪1500余人次,調查了解貧困戶生活、生產等方面的困難,講解黨和政府對農村扶貧方面的政策,宣傳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扶貧措施。
結對幫扶見實效,精準扶貧結碩果。2018年,大成村貧困戶每戶平均分得產業項目效益金2400元,收入超過國家貧困線標準,吃不愁穿不愁,危房改造完成100%,合作醫療100%。學齡義務教育有保障,有安全飲水,村村通、戶戶通路100%得到硬化,廣播電視和通訊覆蓋全村域,擁有標準的便民服務大廳、衛生所、合格的村醫,新建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室等。如今的大成村處處洋溢著精準扶貧帶來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