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長安網
掃黑除惡,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通化市二道江區委政法委、區政法單位迅速行動,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堅持“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的工作方針,精心組織、廣泛宣傳、細致摸排,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3年來,二道江區委政法委始終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成立了掃黑除惡領導小組辦公室,由政法委書記任辦公室主任,從法院、司法局、開發區、紀委抽調人員負責掃黑辦工作;建立了《掃黑除惡工作實施細則》等配套性機制,確保專項斗爭規范化、制度化開展。
各政法單位不等不靠,積極主動開展各項工作,全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序推進。
宣傳發動無死角摸排細致堵漏洞
在二道江區委政法委的部署領導下,全區政法單位堅持宣傳開道,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宣傳發動,力求做到宣傳無死角。

區公安分局組織社區民警、機關警力深入全區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場所開展宣傳,做到縱向宣傳不留死角;在微信公眾號、電視臺、報刊等宣傳媒體不間斷宣傳報道,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區法院充分發揮院掃黑辦和兩個基層法庭“橋頭堡”作用,通過制作發放掃黑除惡宣傳手冊、懸掛掃黑除惡標語橫幅、進村入戶集中宣傳活動等方式,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
區司法局在主要街路兩側設立了掃黑除惡工作宣傳欄,在超市、商場、車站及各鄉鎮、社區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內容宣傳,營造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強大聲勢。
區檢察院和區掃黑除惡辦公室深入4個鄉鎮和兩個街道進行宣傳,鼓勵群眾積極檢舉揭發涉黑涉惡線索,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相關政策規定。
經過各政法單位的共同努力,全區13.6萬人次受益,為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落實會商機制確保工作扎實
區掃黑辦與政法各部門進一步落實涉黑涉惡案件會商制度。政法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重大疑難復雜涉黑涉惡案件,特別是黑惡性質認定有分歧的案件進行會商,提出明確處理意見,確保依法、準確、有力懲處黑惡勢力犯罪。

區公安局建立線索摸排機制。制定了線索排查、分析研判、重要案件會商等9項制度和工作流程圖,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等臺賬,每周梳理一批、交辦一批。
區法院堅持嚴格依法定罪量刑,定性上不拔高也不降格。工作中嚴格執行“三項規程”,扎實開展“一案三查”工作。對于每一起涉黑涉惡案件,都要召開法官會議,并上報審委會監督并指導審理。

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審查逮捕、起訴職能,嚴格掌握取保候審、不起訴的適用條件,嚴厲打擊涉惡犯罪案件,確保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
“打傘破網”懲治涉黑涉惡腐敗
在二道江區委政法委的統一部署下,區政法單位以雷霆萬鈞、摧枯拉朽之勢,將黑惡勢力一查到底,讓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和“關系網”無立錐之地。

二道江區政法單位將治理黨員干部涉黑涉惡問題作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重點,納入執紀監督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拓寬監督舉報渠道,開通“涉黑涉惡腐敗問題舉報直通車”,做到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及時反饋、協調推進;加強紀委、政法、公安、組織、民政、扶貧、審計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對重要線索和典型問題及時督察督辦;建立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與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線索雙向移送制度和查辦結果反饋機制,對政法機關移送的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及時反饋;建立協同辦案機制,對已經偵破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案件中有充當“保護傘”的,堅決揪出背后的“保護傘”和腐敗分子,做到掃黑與“打傘”同步。

區委政法委及各政法單位將以堅定的決心、明晰的思路、務實的舉措,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為二道江區平安建設及發展助力。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