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7天,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第二批支援長春市新春街道和永吉街道的19名志愿者,順利完成了抗疫任務。
自疫情發生以來,法院積極響應區委號召,在3月29日和4月9日,分別組織兩批志愿者下沉社區,擔負起發放核酸檢測試劑盒、轉運核酸檢測試管及運送保供蔬菜包等工作。
志愿者隊伍中有以身作則、奮戰在先的中層干部,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力量”,有“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轉干部,也有羽翼未豐的新晉法院人,面對疫情,他們握指成拳、聚力成鋼,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英雄力量。
曲剛,現任桃源人民法庭副庭長,被指派到新春街道之前,他已經就近下沉金色世界灣小區參加志愿服務,幫助居民分揀物資、運送物資。當他看到區委組織部下發的防疫通知后,更是義無反顧報名,到疫情防控最前線貢獻力量。“查看試管、核對信息、統計數量、封箱......”簡單的動作曲剛每天要重復好幾遍。自下沉新春街道以后,他主要負責轉運核酸檢測試管,每天以最快的速度輾轉于各采樣點和檢測機構之間,一次又一次將數百人甚至千人的核酸樣本及時、安全地送往目的地。因為各采樣點位不同,為了保證送達效率,他時刻保持24小時待命狀態,緊盯群消息,不敢耽誤一分鐘,直至送完最后一趟試管才能安下心來。他往往都是最后撤離的人,回賓館時夜已深,周邊的路燈是暖色的,大概是為了溫暖每一個晚歸的人。
隋漢、馬也平、許斌三位青年干警在永吉街道貢獻了青春力量。隋漢是桃源人民法庭的員額法官,也是一名黨員干部,馬也平和許斌兩位“90后”男生是速裁審判庭的干警,他們三人處于同一個隊伍里的不同小組。因為是小組里男性年輕同志,所以除了發放核酸檢測試劑盒外,還要負責搬運蔬菜包等體力活。“防護服下的汗水,每一滴都是使命的堅守”。由于老舊小區的住宅樓沒有電梯,他們每天平均要爬六次樓梯,樓道內的悶熱、面屏上的“霧氣”、戴口罩上下樓時的呼吸困難,都是他們每天要克服的難題,盡管如此,也沒有擊垮他們的責任心,依舊保持我心向上、群情激昂的精神奮戰在一線。
劉海、李成龍、劉晶巖三位是執行局的工作人員,其中劉海下沉的是永吉街道,擔任小分隊的隊長,帶領小隊完成搬運物資、運送試劑盒等各項任務。李成龍下沉的是新春街道,負責發放核酸檢測試劑盒。二人算是各自隊伍里的中流砥柱,既幫助年長的同志承擔更多的重物,又為年輕的同志做好表率,在團隊中擔負起很大的責任。劉晶巖下沉的是新春街道,他算是隊伍里比較年長的,雖然有時體力趕不上其他年輕人,但是他的干勁不曾減弱半分,依舊和大家一起挨家挨戶爬樓梯發放試劑盒,堅決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次”。
每一份偉大的成就,無不立足于平凡的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無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積月累。至此,南關區法院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志愿者們的戰“疫”故事已告一段落。疫情下的微光也能點亮整個世界,黑夜之后總會見到最美的太陽,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你們,就是最閃耀的曙光!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