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八道溝人民法庭工作人員前往長白縣寶泉山鎮,調解了一起關于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案件。
租客與房東因拖欠房租及暖氣片等室內物品損壞賠償問題產生激烈爭執,雙方情緒激動、互不相讓,當地派出所先行介入調解但未能達成共識。八道溝人民法庭接到消息后快速響應,立即組織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調解工作。
經過八道溝人民法庭工作人員“背靠背”疏導與“面對面”協商相結合的耐心調處:一方面單獨與雙方溝通,傾聽租客實際困境,也理解房東維護自身財產權益的迫切需求,用當事人聽得懂的語言消解對立情緒;另一方面立足民法典相關規定,清晰梳理房租支付的法律義務與室內物品維護的責任劃分,既擺事實、明法理,又講情理、勸禮讓。最終,雙方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租客當場支付拖欠房租,并承擔暖氣片維修費用,事件得到圓滿解決。
調解成功后,法庭工作人員并未就此止步,在矛盾糾紛排查中進一步了解到轄區內還存在一起同類型房屋租賃糾紛。為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八道溝人民法庭工作人員主動靠前、延伸服務,第一時間聯系另一起糾紛的當事人溝通調解事宜。此時已過下班時間,法庭工作人員秉持“老百姓找到法院是為了解決問題的”理念,放棄休息時間繼續投入調解,反復梳理爭議焦點、協調利益平衡點,最終成功促成雙方達成一致。
這是八道溝人民法庭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縮影——從“被動受案”到“主動排查”,從“個案化解”到“類案治理”,將司法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用法理與溫情的雙重力量破解民生難題,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治理目標。八道溝人民法庭以“永不打烊”的責任擔當,把法庭設在群眾需要的地方,讓公平正義在邊境一線觸手可及,用實際行動筑牢了邊疆治理的法治根基。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