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責,亦當盡責。近年來,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隨之衍生出來的各類矛盾糾紛,雙遼市人民法院全體法官主動擔當,全方位參與基層多元治理,以實際行動將矛盾糾紛的亂麻一一捋順,有力繪就了社會和諧穩定的新“楓”景。
搭建多元解紛“大舞臺”
全體法官深知,化解矛盾糾紛不能僅憑法院“單打獨斗”,必須整合各方資源,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解紛體系。對內,優化立案庭職能配置,設立專門的訴前調解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法官、書記員與特邀調解員共同組成,將大量適宜調解的案件分流至訴前。這些調解員們各具專長,有的擅長鄰里糾紛調解,憑借對鄉土人情的了解,三言兩語便能讓劍拔弩張的鄰里重歸于好;有的精通商事爭議處理,在復雜的合同條款與利益博弈間,尋得平衡,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對外,雙遼市人民法院積極與鄉鎮司法所、派出所、綜治中心等多部門聯動協作。與相關人員建立工作互助群,信息共享,工作互動。鄭家屯法庭在王奔鎮高產村設立“稻鄉情”調解室,在臥虎鎮白山村設立“紅心暖”調解室等人民調解工作室,通過專業律師、人民調解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與調解服務,增強調解的權威性與專業性,讓涉婚姻家庭糾紛處理更具溫情。同時,法院還與鄉鎮、社區緊密合作,設立法官聯系點,法官定期“下沉”,就地化解基層矛盾,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屯、大事不出鄉鎮。
積極創新解紛“好方法”
面對形形色色的糾紛,雙遼市人民法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解紛效能。蛇年春節過后,負責民事審判、法庭的主管院長帶隊,深入4個法庭所管轄的鄉鎮,召開雙遼市人民法院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基層強化多元解紛懇談會、座談會,吸納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等單位負責人及村干部、調解員、輔警等相關人士參加。通過講解增強司法資源的普惠性,針對跨區域、群體性、多發性等糾紛化解方法,實現訴前解紛,在村鎮、社區建立法官工作站,實現司法資源有效下沉。建立微信群,方便溝通、交流訴前解紛動態。
充分發揮基層“法治帶頭人”作用,在農村、社區選拔培養一批懂法律、威望高的“法治帶頭人”,就地化解鄰里糾紛、土地矛盾等日常瑣事,法官與這些“鄉賢達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確保了案件得以順利化解。年初至今,訴訟外調解案件86件,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線上調解”成為打破時空限制的利器,借助互聯網庭審平臺、移動微法院等數字化工具,當事人無論身處何地,只需一部手機或電腦,就能參與調解,讓解紛之路暢通無阻。原告趙某與被告佟某的民間借貸糾紛案及不當得利糾紛案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達成“一攬子”協議。庭審中,原告的代理人到庭參與,被告則通過線上連線全程配合,法官以“云端調解+類案并審”模式高效解紛,贏得雙方點贊。
強化糾紛化解“顯成效”
一系列多元化解舉措落地生根,雙遼市人民法院收獲了累累碩果。案件數量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訴前調解分流案件占比逐年攀升,大量糾紛在訴訟前端得以化解,緩解了審判壓力。
在涉企糾紛處理方面,為雙遼市營商環境優化注入強大動力。通過多元化解,快速解決企業間的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等,減少企業訴訟成本,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讓眾多企業得以輕裝上陣謀發展,更好地為地方經濟騰飛保駕護航。
“法官,王某受傷我很同情,作為企業沒有做好安全防護是我的問題。法院的這份判決既考慮到務工人員的艱辛,也依法維護了我們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我決定息訴服判,您定個時間吧,我去法庭當面把錢給王某,案子結束,心里也踏實了?!痹?,過去15天的上訴期后,雙遼市某鎮酒廠經營者曹某就主動向法庭提出立即履行給付義務,雙方最終在法官的主持下握手言和。至此,憑借有理有據的一紙裁判和深入細致的判后答疑,雙方當事人從對簿公堂到打開心結自覺履行,一起為企業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得以圓滿解決。
雙遼市人民法院的多元解紛治理工作,正以其扎實的舉措、創新的方法、為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筑牢堅實根基,也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作出了艱苦努力。未來,雙遼市人民法院將在多元解紛道路上砥礪前行,不斷探索完善,讓法治之光更加熠熠生輝,照亮每一個矛盾化解的角落。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