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在國家法官學院成立40周年研討會上講話 強調
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
推動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
40年篳路藍縷,40年春華秋實。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經歷40年的發展,取得了哪些成績?《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專業化審判隊伍建設,健全法官職業培訓體系”,人民法院如何抓好落實?“十五五”規劃建議要求“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干部隊伍現代化建設本領”,人民法院如何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為服務“十五五”規劃落實提供人才保障?10月3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國家法官學院成立40周年研討會,與大家一同總結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成績和經驗,研討、謀劃推動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
從全國法院干部業余法律大學,到中國高級法官培訓中心,再到國家法官學院,40年的歷程書寫了人民法院教育培訓艱苦奮斗、闊步前行的厚重歷史。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司法人員,打造了具有影響力的法治智庫,以審判理論研究為審判實踐破難題、解新題,搭建對外法治交流平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法院教育培訓體系,取得了顯著成就。
“新時代新征程上,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面臨更大挑戰、也具更大潛力。”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法治人才培養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推動人民法院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人才支撐,張軍提出五方面要求——
把握正確政治方向。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機關,法官學院首先是政治學院。要深入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增強政治鑒別力、提升政治引領力作為教育培訓工作的首要目標、根本目標,切實擔負起研究、闡釋、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責任,持續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審判教材、進培訓課堂、進干警頭腦。
堅持胸懷大局。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是法院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遵循。要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強基導向,緊扣“十五五”部署,深入研究、找準制約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針對性開展教育培訓,提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能力水平。
發揮審學研用一體化優勢。服務審判執行工作、服務廣大法官是法院教育培訓的目標,決定了教育培訓的規律。要緊緊圍繞審判執行開展教學科研,把審判執行實踐作為教育培訓的源頭活水,注重用好法院和學院兩種資源,加強與法學理論界的溝通交流,不斷提升法院教育培訓工作質效。
注重科技創新賦能。法院教育培訓工作必須緊跟數字法院建設步伐,積極融入、促推、借力。要把科技法治、人工智能等作為教學科研的重要內容,同時強化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和科研,進一步加大線上培訓力度,將法官培訓網打造為法院干警指尖上的全天候移動課堂。
加強組織領導。教育培訓工作是各級法院共同的職責。各級法院黨組要高度重視和支持教育培訓工作,國家法官學院、各級法院教育培訓機構要持續優化教學科研機制,各位專兼職教師要著力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更高的理論政策水平、過硬的專業知識基礎,爭當為黨的司法事業育人、為人民法院育才的“大先生”。
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鄧修明主持,黨組成員、副院長茅仲華宣讀通報表揚決定,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勇通報主題征文獲獎情況。徐顯明、王利明、鄭未媚、王錫敏、范春明、丁宇翔、向凱分別代表兼職教授、在職教師、全國法院干部業余法律大學學員、中國高級法官培訓中心學員、國家法官學院學員、征文獲獎作者發言。
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王中明,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王淑梅、何莉,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法院干部業余法律大學、中國高級法官培訓中心、國家法官學院及分院負責同志、教師和學員代表,最高法各單位負責同志等參加。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