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法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有效預防校園偷盜等不良行為的發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法治觀,近日,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的法官走進縣第一實驗小學,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生動的專題法治講座。
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法官特意避開了枯燥的法律條文,以案例為切入點——從偷拿同學的一塊橡皮、一本漫畫書,到私自拿走他人的零花錢,用學生們熟悉的校園場景,拆解偷盜行為的本質:只要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無論數額大小,都是偷盜行為,都可能觸犯法律。在講解法律后果時,法官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明確“未成年人違法并非免責”,偷拿財物須承擔返還、賠償等責任,情節嚴重還會受到法律干預。同時,還傳遞“法律是底線,更是保護”的理念,引導學生們明白,遵守法律是對自己和他人的雙重保護。
講座過程中,學生們認真聆聽、積極思考,踴躍互動。法官還針對學生們可能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具體的應對方法,引導大家要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學會抵制不良誘惑,遇到他人偷盜行為時要及時向老師、家長報告,用合法的方式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財產安全。
此次講座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首次啟用全程直播系統,法官在會議室現場講解,畫面同步直播到各個班級,打破了空間限制,讓全校師生都能便捷地接受法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講座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對校園偷盜行為有了更清晰地認識,深刻明白了偷盜行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長白縣人民法院將以此為契機,常態化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進課堂活動,不斷豐富法治教育形式,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護航學子健康快樂成長。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