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強化司法政策供給、筑牢審慎善意文明執行理念,著力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獲得感,吉林省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執行局對轄區特色小微企業采取執行前端調解;執行中以“動態監管+分期履行”模式降低執行對企業影響;執行后鼓勵企業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恢復企業信用,“三措并舉”助推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執前調解破僵局 小微企業融資重啟
6月,轄區內一家以養牛為主營業務的小微企業因市場價格波動,未能按期償還飼料供應商貨款,被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法官在執行前期調查中發現,該企業養殖規模穩定,過往信用良好,且正與地方銀行溝通貸款事宜。若直接采取凍結、查封等強制措施,企業將失去融資機會,甚至面臨破產風險,故執行法官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決定啟動執前督促程序。一方面向企業釋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向飼料供應商說明被執行人承諾在通過銀行貸款后第一時間會償還欠款。執行干警通過講明事實、釋法說理,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前和解,被執行企業在成功融資后步入正軌,并及時償還欠款。近三年,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共受理涉及小微企業執前調解案件15件,其中成功促成執前和解11件,和解成功率達73.33%。直接或間接減少對小微企業造成的損失百余萬元。
活封活扣靈活執行 推動小微企業發展
2024年5月,轄區內某木耳種植個體戶因與外地木耳收貨商存在糾紛被強制執行,根據執行法官實地勘查,被執行人已將全部資產抵押用于種植木耳暫無能力履行。未到收獲期的木耳菌段若被強制執行,其價值將受到較大影響。執行法官采用“動態監管+分期履行”模式,對被執行人所種10000段木耳實施“活封”,允許其在法院監督下種植并銷售還款。最終,該案執行到位率達100%,木耳個體戶也未因執行措施造成影響,雙方當事人對法院給予高度稱贊。近5年,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運用“動態監管+分期履行”模式處理涉及小微企業執行案件18件。通過這種方式,案件執行到位率從傳統的強制執行模式下的70%提升至92%。
信用修復破冰融資 環保企業煥發新生
2025年2月,某環保小微企業進入執行程序。該企業因突發資金鏈斷裂未及時還款,又被納入失信名單,生產經營陷入停滯,面臨破產風險。該企業專注廢棄木耳菌段資源化利用,通過分離塑料袋與木屑制成菌段、花肥或燃料,塑料袋壓縮回收,有效解決了當地菌段隨意丟棄的環保難題。該企業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持的特色企業,確有履行能力并且經營模式有助于解決當地環保問題,為挽救這家小微企業,法院決定幫助企業修復信用。經協商債權人同意,法院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企業信用修復后,成功融資,目前,該企業產銷兩旺,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此舉,一方面讓公眾看到司法助力企業的積極作為,增強了對司法的信任。同時,進一步規范了執行流程,提升了執行人員素養,彰顯了司法權威,讓司法公正深入人心。
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通過執前調解、活封活扣、信用修復等創新舉措,既維護了司法權威,又保障了企業合法權益,實現了“放水養魚”的雙贏效果。下一步,白石山林區基層法院執行局將繼續堅持“三措并舉”,以更精準的司法服務護航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