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為打官司要跑好幾趟法庭,沒想到法官直接上門幫我辦好了立案手續,真是太方便了!”家住大綏河鎮的村民王大爺緊緊握著法庭立案工作人員的手,言語間滿是感激。這溫暖的一幕,正是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法院大綏河法庭踐行“司法為民”宗旨、推行“上門立案”服務的生動縮影。
為切實破解老年人、殘障人士、患病臥床者等特殊群體“立案難、跑路遠”的痛點,大綏河法庭打破傳統立案模式,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將立案窗口“搬”到群眾家中、田間地頭。法庭通過前期走訪摸排、電話預約等方式,精準掌握轄區內有立案需求但行動不便的群眾信息,組建“上門立案服務小分隊”,攜帶電腦、訴訟材料模板等設備,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服務過程中,大綏河法庭工作人員不僅現場指導當事人填寫起訴狀、整理證據材料,還耐心解答訴訟流程、舉證責任等法律疑問,讓群眾在熟悉的環境中輕松完成立案手續,既省去了往返奔波的辛苦,又減輕了對訴訟流程的陌生感。從身份核實、條款講解,到簽字確認、材料接收,整個流程高效便捷,平均每起上門立案服務在半小時內即可完成,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自“上門立案”服務推行以來,大綏河法庭已高效解決多起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立案問題,不僅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更讓司法溫情直抵人心,贏得轄區群眾廣泛贊譽。
司法的溫度,從來都不是寫在條文里的承諾,而是體現在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實際行動中。大綏河法庭的“上門立案”服務,看似是把立案窗口從法庭搬到了群眾家門口,實則是把司法為民的初心送到了群眾心坎上。它打破的不僅是地域的阻隔,更是群眾對司法程序的陌生與隔閡,讓行動不便的群體不再因“跑路遠”而卻步,不再因“流程繁”而犯難。
未來,大綏河法庭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細化服務舉措、拓寬服務范圍,把“上門立案”的便利延伸到更多有需要的角落,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服務傳遞溫暖,讓群眾都能平等、便捷地享受司法服務,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