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年初以來,為持續優化轄區法治化營商環境,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司法服務質效為目標,從走訪調研、案件辦理、普法宣傳、善意執行、聯動協作五大維度發力,為轄區企業紓困解難、保駕護航,用精準、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二道江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走訪調研聽需求
司法服務接地氣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哪些法律難題?合同履行、勞動用工方面是否有困惑?”在某企業,二道江區人民法院法官親切詢問企業需求。
年初以來,二道江區人民法院主動走出法庭、走進企業,先后深入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某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重點企業,開展“面對面”走訪調研。
走訪過程中,法院工作人員認真傾聽企業發展訴求,詳細記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遇到的法律痛點、難點問題。同時,針對企業關注的合同風險防范、知識產權保護、勞動爭議化解等高頻問題,現場答疑解惑,提供專業法律建議,真正做到了把司法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
“法院把法律服務送上門,我們十分受益,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與力度。”企業負責人紛紛為二道江區人民法院點贊。
高效辦案解民憂
訴訟服務“加速度”
“沒想到立案這么快,材料提交后半天就辦完了,還不用多跑冤枉路!”不久前,某企業負責人在二道江區人民法院“涉企案件專窗”辦理了立案手續后,對高效的司法服務贊不絕口。
為讓企業在訴訟中少跑腿、快辦事,二道江區人民法院推出多項便民利企舉措。推行“一站式”立案服務,設立“涉企案件專窗”,對涉企案件實行立案環節精準識別,加強訴訟引導與風險提示,主動釋明多元解紛途徑;為受理的涉企案件提供“優先審理”服務,簡化立案材料審核流程,符合條件的案件直接進入“綠色通道”,平均立案時間縮短至0.5個工作日,最大限度縮短辦案周期,幫助企業及時挽回損失。
普法宣傳筑防線
法治意識入人心
“大家一定要注意,合同簽訂時要明確條款細節。交易過程中的票據、聊天記錄等證據要妥善留存,避免因證據不足導致維權困難。”在“送法進企業”活動現場,二道江區人民法院法官結合典型案例,向企業員工普及證據留存、合同風險防范等法律知識。
為增強企業法治意識,筑牢企業風險“防火墻”,二道江區人民法院常態化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通過案例宣講、專題培訓、發放普法宣傳手冊等方式,為企業提供證據收集、保存專項指導,幫助企業規避合同、授權等法律風險。同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深化“法治+文旅融合”,依托二道江區全民健康徒步行活動,在通化溶洞開展了司法護航宣傳活動,以法治力量助力文化旅游產業健康發展,讓法律成為企業經營、產業升級的堅實后盾。
善意執行護發展
信用修復有溫度
“感謝法院的‘活封’措施,讓企業能繼續生產,不僅保住了幾十名員工的飯碗,還能逐步償還債務!”此前,某被執行企業負責人激動地說。
在涉企執行工作中,二道江區人民法院始終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在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被執行人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通過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允許企業在監管下繼續使用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進行生產,以“細水長流”的模式幫助企業恢復生機,避免發生“辦一起案子、垮一個企業”的情況。二道江區人民法院還推出執行通知書前置程序,引導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并為履約企業出具誠信證明,助力企業修復信用資質,重煥發展活力。
聯動協作聚合力 司法服務向前移
“以前遇到法律問題不知道找誰,現在有了聯動服務中心,法院和工商業聯合會一起幫我們解決難題,太方便了!”某民營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二道江區人民法院與區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成立了涉企糾紛司法聯動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法院司法職能與工商業聯合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工作中,由工商業聯合會收集民營企業的問題和意見,與法院聯絡員無縫銜接,為企業提供“訴前引導、訴中輔導、訴后疏導”服務。同時,法院在綜治中心設立涉企服務窗口,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建立臺賬,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凝聚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