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法院始終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通過創新司法執行與調解模式、打造專業團隊與高效模式、優化工作流程與強化源頭預防等多維度、多舉措,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創新司法執行與調解模式 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自行處置”執行模式盤活企業資產
在涉企執行案件辦理過程中,船營法院打破傳統資產處置執行效率低、成本高的困境,創新采用“自行處置”執行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在辦理吉林某鋼材公司與某建筑公司執行案件中,經財產調查發現,被執行人某建筑公司僅有4輛混凝土攪拌車為質押財產可供執行且有被其他企業申請執行的案件,若按傳統執行拍賣流程,不僅變現周期長,還會導致資產價值縮水。該院為有效幫助案件雙方企業均擺脫經濟、執行困境,在雙方均認可的前提下,采用“自行處置”執行模式,即被執行人在法院的嚴格監督下自行委托阿里拍賣平臺處置資產,被執行人能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策略,最終四輛混凝土攪拌車實現溢價變現60余萬元。這一模式的創新運用,既保障了申請執行人的債權,又帶動其他關聯案件執行,有效盤活企業資產,緩解資金壓力,讓企業重獲生機。
先行調解機制柔性化解涉企糾紛
當涉企糾紛案件進入訴訟程序之后,船營法院以做實先行調解作為化解矛盾的重要抓手,避免雙方訴累和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在辦理某出租車司機和某公司之間的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承辦團隊組織先行調解,認真傾聽雙方訴求,從合作共贏的角度引導彼此換位思考,再通過“背對背”式溝通和協調,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柔性化解糾紛,通過回訪督促確保協議履行,最大限度降低了訴訟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近兩年來,在20起同類糾紛中19起以調解或撤訴結案,這種柔性調解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訴訟成本,更兼顧企業發展與個體權益,助力構建穩定有序的市場生態。
打造高效模式與專業團隊 保障訴訟服務質效
高效模式提升訴訟服務效能
船營法院聚焦立案、審判等各環節,精準發力,確保訴訟服務質效。立案環節高效受理案件,實行涉企案件“線上+窗口”雙軌立案制,線上立案通道全天24小時開放,企業可以通過法院官方網站或手機APP隨時隨地提交立案材料,減少時間成本,材料提交齊全后1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線下增設原告為企業的立案窗口1個,為企業提供立案指導和咨詢服務,確保立案材料準確無誤,打造線上線下無縫融合訴訟服務,優化經營主體的獲得感、滿意度。
審判環節強化審限管理,建立嚴格的案件審理進度跟蹤機制,通過信息化系統對案件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案件在法定審限內快速審結。在簡單金錢給付的商事涉企糾紛中,標的額5萬元以下的應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15萬元以下經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后可以適用,原則上2個月內審結,同時安排專人進行實時監控,在審限前一周提醒辦案人盡快辦結,減少當事人訴累,以高質效的訴訟服務助力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專業團隊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船營法院配齊配強專業的調解和速裁團隊,精準提升司法服務品質,按照“1+2+3+4”的科學模式,即1名資深法官帶領2名法官助理、3名書記員和4名調解員。近兩年來,該團隊成功調解糾紛3876件。在辦理案件中,始終秉持“調解為先、訴訟托底”的理念,貫穿于解決糾紛的全過程,同時在辦理案件中提供精準的法律服務,在辦理某設備租賃站與吉林某工程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時,辦案團隊深入剖析合同條款,結合法律法規和市場行情,向原告企業提出最佳的維權策略,同時向被告企業明確法律紅線和行為規范,最后精準提出了合法、合理的調解方案,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履行完畢,避免了雙方企業陷入繁瑣的訴訟程序,最大程度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優化工作流程與強化源頭預防 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系統性優化司法工作流程
暢通涉企訴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設計。立案階段,通過“問診式”篩查,專門設立導訴臺,由經驗豐富的干警為企業提供咨詢和引導服務,幫助企業選擇合適的糾紛解決方式。截至目前,在新收3430件民事案件中,通過“問診室”分流涉及物業公司案件1328件,調撤率達66.40%,對涉企案件在立案階段探索智能標記,將涉企案件納入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案件監管范圍。審判階段,實行案件繁簡分流機制,對符合簡易程序、督促程序和實現擔保物權程序適用條件的,實行快速排期、開庭、裁判,加快辦案節奏,提高案件審判效率。執行階段,建立涉企執行案件快速響應機制,對勝訴企業申請執行的案件,執行局在收到申請后立即啟動財產查控程序,并盡快完成首輪財產處置。推動涉企案件執行服務保障新機制,加大案件執行力度,推動解決執行慢、執行難問題。
多舉措強化源頭預防
為切實增強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船營法院定期組織法官深入企業開展法律講座與企業管理者及員工面對面交流,精準識別法律需求,針對合同糾紛、勞動權益保障等高頻問題,以案例分析會的形式提供普法宣傳,堅持以“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聯系點”為核心,下沉司法服務力量,源頭治理防患于未然。在宣傳知識產權時,通過采取“線上+線下”的全方面宣傳模式,“線上”通過電視臺、法院新媒體發布典型案例與普法短視頻;“線下”深入47家企業舉辦座談,開展普法活動24場,發放侵權宣傳資料1200余份,并發出商標權治理司法建議,幫助企業規范內部治理、預防法律風險,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認真踐行“如我在訴”理念,因案施策,依法平等保護訴訟雙方的合法權益,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的“最強硬核”。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