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為深入貫徹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北方法制報社特別推出“司法護航伴企行”專欄。本專欄聚焦全省法院服務民營企業實踐,彰顯基層法院護航民企發展的責任擔當,以高質量司法助力民營經濟行穩致遠。敬請關注!
法治護航煥生機
——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走筆
“目前企業經營情況怎么樣?”“企業經營中有哪些法律需求?”這是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任貴利率調研組到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上門問需時,與企業負責人交流的場景。調研組通過“面對面”交流,準確了解企業的法治需求和對法院工作的建議,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力爭把服務企業工作做實、做到位。
法治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近年來,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聚焦司法服務這一“關鍵變量”,采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以法治護航民營企業,取得了豐碩成果。
2022年,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啟動“法企共建”工作機制,按下立案“加速鍵”,為涉企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實現“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優化審判流程,大力推行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嚴防程序空轉、案件久拖不決;降低司法成本,全面推行“三優先”司法政策,攻堅執行難題,努力實現“紙上權益”向“真金白銀”的及時轉化。
任貴利在不久前舉辦的“法企共建”第三屆聯席會暨民營經濟促進法宣講活動中指出,“法企共建”3周年來,解決了一大批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在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工商業聯合會和各區法院、區工商業聯合會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各位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法企共建”更加成型,溝通橋梁日益穩固,服務成效和品牌效應不斷凸顯。
在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領導下,各專業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發揮各自優勢,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情況復雜,歸屬地有不確定性,企業不僅要做好‘事后救濟’,更要做到‘事前預防’……”不久前,長春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單艷芳走訪吉林省藍浦浩業科技有限公司時,針對企業特點,強調了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知識產權問題,并向企業發放了法庭自行編制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提示》《訴訟指南》《典型案例》等普法手冊。
“在長春知識產權法庭法官的指導下,我們進一步規范了內部管理制度,比如完善研發記錄、權利登記、使用授權等流程,力求建立起‘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眭春說。針對維權問題,法官對企業進行了指導,讓企業對維權方式的選擇、證據的采集等方面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有效避免了在維權過程中走彎路,節約了企業的訴訟成本,有效縮短了企業的訴訟準備周期。
長春互聯網法庭運用“云上審判”系統,為轄區企業解決跨域電商合同糾紛,平均審理周期縮短至35天;在審理網絡主播與MCN公司虛擬財產權屬糾紛時,法官運用虛擬法槌、語音識別、電子簽名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全流程“云端”庭審,展現了互聯網法庭審理涉企糾紛的高效與便捷。
長春破產法庭審結了新“國九條”實施后全省首例上市公司重整案,為本省稀缺上市公司資源的保留提供了強力支撐與司法引航,充分保障了萬余名中小投資者的權益,護航上下游產業鏈千余家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也為全省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的審理積累了寶貴經驗。該案被評為2024年度“全國破產經典案例”。
長春金融法庭探索推行群體性證券糾紛“示范判決+訴調對接”工作機制,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他們聯合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成功調解了18起證券虛假陳述案件,為多名投資者挽回了經濟損失。同時,創新推出金融法治協同工作機制,與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長春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等多家單位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在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訴調對接、涉法涉訴信息共享、金融事件協同處置等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
南關區人民法院在服務企業發展的同時,堅持善意文明執行,全面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全力為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彰顯了司法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雙陽區人民法院常態化為企業提供“啄木鳥”式法律體檢服務,在雙陽區鹿業協會設立了“優化營商環境法官工作站”,發布了《梅花鹿產業鏈法律風險防范指引》,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防范法律風險、化解矛盾糾紛的“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及知識產權保護、買賣合同、勞動爭議糾紛等領域面臨的各類實際法律問題,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向陽而行。
全市各基層法院推動涉企司法服務全面升級,持續提升企業的司法獲得感。
2024年,長春市兩級法院積極聽取企業訴求,促進法企交流對接、良性互動,快立快審快執案件1959起,8項主要做法入選全省法院營商法治環境“微改革微創新”案例。
如今,在法治的助力下,長春市民營企業發展底氣更充足了。市工商業聯合會調查顯示,全市民營企業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滿意度連續3年持續上升。
法治護航,步履不停。“我們將持續深化‘法企共建’,當好護航發展的‘壓艙石’,架起紓困解難的‘連心橋’,激活治理升級的‘助推器’。”任貴利的話擲地有聲,“要不斷暢通權益保障‘快車道’,織密產權保護‘防護網’,拓展多元解紛‘朋友圈’,既做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也做企業權益的‘保護神’,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