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堅持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楊靖宇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的陣地優勢,激發紅色文化“主引擎”、種好法治建設“責任田”、當好服務發展“排頭兵”,讓紅色土壤里成長起來的檢察干警“格外有信仰、格外能擔當、格外能攻堅克難”。
堅持政治引領 踐行初心使命
“要把抗聯的歷史發掘好、研究好、宣傳好,組織好相關紀念活動,為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凝聚‘正能量’。”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作出重要指示,為靖宇——這座東北“英雄城”錨定了新坐標、指明了新方向。
三年來,靖宇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突出黨建引領作用,探索“黨建+”工作模式,精心打造了“131”特色載體,即,建設1個高標準黨建書屋,持續開展3項“主題黨日”活動(重走抗聯路、誦讀紅色家書、硬筆書寫黨的二十大輔導百問),打造1個“融+”系統黨建品牌,努力鍛造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高素質檢察鐵軍。
在楊靖宇將軍后人、東北抗戰研究會副會長馬繼民的指導下,該院干警自發組建了“東北抗聯精神”宣講團。宣講團成員到紅色遺址、楊靖宇將軍殉國地,挖掘紅色資源,接受精神洗禮。結合“檢察官進網格”活動,將紅色精神、紅色故事傳遞到千家萬戶,推動普法宣傳與抗聯精神宣講、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靖宇縣人民檢察院主動融入“六域”黨建引領“三城”創建工作,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等活動,選派16名黨員干警擔任樓棟長;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投資11萬元,粉刷包保小區93個單元的內外墻面。
近年來,靖宇縣人民檢察院相繼榮獲全省先進基層院、全國檢察文化建設示范院、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擦亮、叫響了“紅色檢察院”的金字招牌!
堅持民生導向
服務縣域發展
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們聚焦縣域實際,專門出臺了《服務礦泉水產業發展的具體意見》《為“鄉村振興”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的十五項措施》等規范性文件,高質量保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靖宇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叢向輝介紹,“我們還成立了由12人組成的助企紓困保障專班,由院領導帶隊,深入項目現場和鄉鎮、村屯,進行法律咨詢、法律宣講,努力構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黨支部“先導”作用,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保證139名“國標級”貧困戶全脫貧、不返貧、有出路、能致富;投入資金31萬元,為包保村屯(花園口鎮興農村)修砌排水邊溝;推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實現脫貧戶人均年增收900元以上;扶持靈芝種植合作社,實現“監測戶”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與此同時,我們主動將工作重心向涉農領域傾斜,加強與縣鄉村振興局、民政局、婦聯等單位的統籌協調,對6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跟蹤幫扶。切實提升案件偵辦質效,嚴厲打擊各類涉農犯罪,為農戶挽回經濟損失15萬元。”靖宇縣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姜寶奎介紹。
堅持公益導向 提升治理效能
守護好“綠水青山黑土地、藍天白云好空氣”,是檢察干警的職責所系,更是價值所在。
據介紹,靖宇縣人民檢察院以傳承“抗聯”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為先導,在生態強省、美麗吉林建設過程中下好“繡花功夫”,開展“黑土地保護”專項檢察、松花江流域保護專項行動,辦理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4件,推動保護、開發、治理有機銜接,為“兩山”理念試驗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在偵辦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行政公益訴訟案過程中,我們充分借助訴前建議、磋商、聽證、訴訟等多種渠道,發揮好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慧向記者介紹,“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我們查明了事件真相,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非法經營行為,移除娛樂設施,拆除相關建筑,有力保障了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莊嚴肅穆的氛圍,實現了訴訟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提升辦案質效的同時,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將未成年人法律服務作為重要的工作載體,以“冰凌花未檢工作室”為依托,推進“源動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基地建設。
他們把普法宣傳作為日常工作,以“周末直播”的方式對全縣中小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直播間里時常會出現萬余名中小學生和家長齊討論、齊點贊的畫面。
“我們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有利契機,持續發揮紅色文化引擎作用,推動全體干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持續發揮民事檢察、刑事檢察、公益訴訟監察、未成年人檢察四大職能,以實際行動和務實舉措提升全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叢向輝表示。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