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長安網
為深入推進最高檢“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類型犯罪,促進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著力守護人民群眾良好的生活環境。近日,磐石市人民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以“聽證普法+增殖放流+協同聯動”模式,成功集中辦理一批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助力轄區水域生態環境資源綜合保護。
聽證普法進鄉村
磐石市人民檢察院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增強辦案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案釋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加大水產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決定對17名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地的村委舉行公開聽證,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以及農業農村局、公安機關偵查人員、村委會干部、律師代表、參加公開聽證。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就案件事實認定充分聽取了聽證員、農業農村局與偵查機關意見。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基本案情,相關證據、法律適用、禁漁期電魚對生態環境危害等情況,從法、理、情角度闡明了擬對董某某等17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理由和依據,經評議,聽證人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的擬不起訴決定。
同時,在辦案過程中,檢察官了解到,一些村民對禁漁期、禁漁區及禁止使用的捕撈方法、工具等存在一定的認知盲區。為更好宣講法律知識,邀請部分村民代表現場旁聽。承辦檢察官通過以案說法,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生態保護行動,讓群眾在家門口“面對面”獲得法治教育,使公開聽證會延伸為“零距離”的法治宣講會。
增殖放流護生態
聽證會結束后,在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監督見證下,組織犯罪嫌疑人到輝發河河段流域將1000余尾魚苗投放到河中。在魚苗增殖放流現場和周邊村屯,檢察官結合辦理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向圍觀和附近村屯的村民釋法解惑,宣傳禁漁期禁捕的相關規定、非法捕撈對生態的破壞性以及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告誡大家不要實施電魚、炸魚、毒魚等非法捕撈行為,提高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共同守護美麗家園。
協同聯動促治理
漁業資源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切實保護我市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磐石市人民檢察院結合“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工作要求,積極延伸監督職能,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組織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座談會,會上就如何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宣傳教育、完善監管機制,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機制等問題進行商討并達成共識,檢察機關還提出可操作性較強的建議。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