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長安網
今年,吉林地區兩級檢察機關開展了保護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專項監督工作。近日,結合落實“檢察長巡田制”,吉林市人民檢察院與蛟河市人民檢察院針對蛟河市的盜挖草炭土案件,開展了兩級聯動式的檢察長巡田辦案工作。
非法開采草炭土現場
草炭又名“泥炭”
多形成于9000年前,每年形成速度只有一毫米,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被列入國家礦產資源名錄中,屬于國家重要的礦產資源。在蛟河市新站某村,違法行為人非法采礦11處,非法開采草炭土48370立方米,價值為290.22萬元,造成當地草炭土資源嚴重破壞。
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曉紅(右四)正在現場勘查。
近日,吉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曉紅與蛟河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毛海濤先后帶領公益訴訟檢察干警來到土地破壞的案件現場進行巡田,對該案進行初查,研究案件辦理方案。
蛟河市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毛海濤(左二)正在巡田。
這起案件涉及破壞國家珍貴不可再生礦產資源的面積大,社會影響惡劣。如果公安部門對涉案草炭土簡單做拍賣處理,將會造成當地草炭土資源不可修復的破壞。為防止當地珍貴礦產資源流失,經兩級院研究,提出了對涉案草炭土“原地修復”的創新方案,并與公安部門和國土部門達成了共識。此案將作為吉林市檢察機關重點查辦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務必讓違法者為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買單”,同時也對該類違法行為起到震懾作用。
此次,兩級院檢察長巡田,目的不僅在于“巡”,更重要的是促進“辦”。為落實“總田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兩級院檢察長通過協調各行政機關的“多位一體”的辦案模式,改變以往對草炭土簡單拍賣的處理方式,從根源上保護當地的草炭土“回歸”自然,并對該民事公益訴訟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