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長安網
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啟動以來,樺甸市聚焦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新期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不斷提升政法機關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農民工工資遭拖欠,幫忙解“薪”結。樺甸法院受理了袁某某申請執行山東某某礦建工程有限公司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一案,該公司拖欠袁某某五年工資高達13萬余元。
執行干警“三管齊下”,在線上查控該公司財產并限制其法定代表人高消費,在線下查詢該公司動產、不動產,同時通過電話與該公司負責人積極溝通,告知如采取強制措施將會對其公司產生嚴重的影響。
該公司表示愿意履行相關義務,并于6月底將該筆欠款如數匯入法院指定賬戶,執行干警第一時間將執行款發放到了申請人袁某某手中。
物業糾紛老難題,法院調解促和諧。因長期拒絕繳納物業管理費,某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將10余戶業主告上法庭。
庭審前,辦案法官先以電話方式與各業主進行了溝通,部分業主表示會立即補繳物業費。對仍拒絕繳納物業費的業主,辦案法官在與業主協商后,利用中午、晚上或周末等時間上門送達訴訟材料,同時再次釋明法律規定,力促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開庭前辦案法官再次開展調解工作,最終12位業主全部主動繳納物業費,并表示以后也會按時繳納?!靶∥飿I”關涉“大民生”,從“坐堂斷案”到“零距離解紛”,是樺甸法院接地氣開展審判工作的生動實踐。
嚴格執行網絡查控,老賴“無處藏身” ?!胺ü伲銈兊牟榭叵到y太牛了,太感謝了”。近日,樺甸市人民法院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成功執結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贏得了當事人的連連稱贊。
幾年前,臧某向王某借款5000元,卻未在約定時間內還款,王某經多次討要后未果,故向樺甸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臧某償還王某借款5000元。判決生效后,臧某并未按照判決履行相應的給付義務,王某遂向樺甸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通過執行系統線上查詢,也并未發現臧某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幾個銀行賬戶內均沒有存款,考慮到這些賬戶依然有錢款進賬的可能性,執行人員將所查詢到的銀行賬戶均進行了線上凍結處理,并每隔15日發起一次網絡扣劃,以便及時對進賬財產采取措施。
一個月后,仿佛“人間蒸發”般無跡可尋的被執行人臧某主動向法院打來電話要求履行給付義務。通過溝通了解到,臧某有房屋貸款,臨近還款日才發現自己用來還房貸的卡被凍結了,這才主動聯系法院還錢。
執行法官足不出戶,鼠標一點就能對被執行人在全國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金融財產查得到、凍得住、扣得了,此舉從根本上減輕一線執行人員和銀行員工的工作壓力,大大提高執行工作效率,降低執行成本,也讓被執行人的金融資產無處遁形。
扎實開展司法救助,助力孩子健康成長。檢察院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組織召開司法救助聽證會,以公開促公正,做到“能聽證,盡聽證”。
“這個孩子符合救助條件,我認為對孩子救助很有必要,彰顯了人文關懷。”作為聽證員的樺甸市婦聯權益部部長這樣說道。
“對于檢察機關司法救助金額我認為比較合適,但是因為小孩是未成年,不具備支配這筆錢的能力,我建議通過當地政府按月發放?!边@是聽證員樺甸市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發表的意見。
近年來,樺甸市人民檢察院通過對近五年所辦理的刑事案件的全面排查,共發現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線索6件,根據刑事被害人申請,辦理案件4件,救助金額30萬人民幣,并及時發放給被救助人,極大程度上解決了案件被害人的生活困難,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救助,讓檢察權在陽光下行使,促進了司法的公平、公正、透明。
讓案件“透明”,令群眾安心。為深化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切實促進司法公開,保障保障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升司法公信力,2021年7月,樺甸市人民檢察院對曹某與逄某某民間借貸糾紛監督一案,組織召開公開審查聽證會。
聽證員就案件事實及證據等聽證事項進行討論,認為本案買賣關系與借款關系混合交織未結算,法院判決認定借款及償還欠款的事實不清,且有雙方當事人向檢察機關提交微信轉賬還款記錄的新證據,可以推翻該判決,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建議法院再審的意見。
“一起普通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一次生效判決審查的公開聽證,一份向法院提出再審的檢察建議,通過“零距離”公開聽證,切實感受檢察機關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司法辦案過程,進一步增強了民事檢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作為聽證員的樺甸市人大代表吳丹在參加樺甸市檢察院組織的民事訴訟監督公開聽證會上深有感觸地說。
聚焦主責主業,激發廣大政法隊伍干事創業熱情。北常興屯是群山圍繞的一個偏僻的山村,一條無名小河將屯里分成東西兩半。汛期的雨夜,經常是水天相接,黑夜中村民分不清哪里是河、哪里是路、哪里是橋。包村民警自掏腰包1200多元錢,購買了四盞太陽能路燈及時安在北常興屯里兩個橋的兩頭。
北常興屯的人們每到夜晚都時時看著路燈,心里想著為他們排憂解難的人,“人家是剛參加工作的小民警,自掏腰包給我們安路燈,多難得??!這回要是洪水來了,咱再也不用怕了,即使是停電路燈仍然是亮的,只要路燈在大家就知道哪里是逃生的方向”。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五保戶魯某說,“公安民警真好,他們雖然年輕,可做事真是厚誠,我這一個土埋多半截的人了,有沒有戶口都無所謂了,可咱派出所的民警主動幫我把戶口補上,我才知道有戶口就能交醫保,以后有個天災病熱的就不怕了”。高奶奶顫巍巍地說,“我戶口本破的已經看不清了,人家警官二話沒說回到派出所就給我打了個新的,還給我送來了”。在這里村民們議論的最多的話題就是對公安民警的感激,他們催著老書記給樺甸市公安局寫感謝信,好好表揚一下這些好民警們。
利刃淬火,百煉成鋼,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永遠在路上。從“我為群眾辦實事”中厚植為民情懷,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汲取奮進力量。當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正在“回頭看”,樺甸市政法各單位將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不懈奮斗,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教育整頓工作走深走實,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在持續為民辦實事中不斷開新局。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