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長安網
“這是我給你們買的三箱酸奶。”“請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我想寫一封感謝信!”“我家車庫已打開,刮風下雨時,你們可以到里邊吃飯、休息。”“自從你們來了以后,我們網格員的工作輕松了不少!”……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豐滿區泰山街道天山社區居民對市委政法委派駐天山社區由朱敬奎、劉萬洲、呂大偉、張澤宇、高琪、李栓根等六名同志組成的抗疫小分隊的無限感激和真誠的關愛之情。
抗疫之初,面對天山社區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這支小分隊六名成員始終堅持沖在前,承擔著核酸檢測、封控樓垃圾清理清運等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隨著社區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小分隊六名成員開始給社區居民配送生活物資、確保居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天山社區現有住戶2755戶,總人口5950人,物資需求量大,配送任務重;有9個封控樓,屬于高風險地區,配送風險大。
市委政法委對天山社區的這一情況高度重視,委領導曾多次到社區調研指導,要求抗疫小分隊成員積極攜手社區,克服重重困難,確保每一份物資都能安全、準確、完整、及時地配送到居民手中。
物資配送確保“無隱患”。起初,居民購買的物資來自非保供單位數量較多,存在病毒傳播隱患。小分隊成員嚴格執行防疫標準,著力實現物資配送“無隱患”。建議社區多次公布保供單位信息,提示居民務必在保供單位購買物資。安排專人負責檢查保供資質和核酸陰性證明、消殺等工作。針對物資露天擺放情況,小分隊協調社區搭起帳篷,既滿足物資消殺要求,又避免物資被雨水淋濕和陽光直射問題。
物資配送確保“零誤差”。在卡口,經常會碰到物資包裝上沒寫或寫錯地址的問題,小分隊和商家、居民、社區積極溝通,努力實現物資配送“零誤差”。一天,小分隊發現卡口有5箱雞蛋,無收貨地址。經多方了解,終于聯系上了商家,弄清了訂購居民和訂購數量,最終將2000余枚雞蛋準確配送到位。為避免出現類似問題,小分隊一方面提示居民告知商家寫清楚、寫準確地址和聯系方式,另一方面派專人把關,發現存在配送地址不清等問題的,要求商家立即補寫、糾正。
物資配送確保“零損壞”。在居民購買物資中,有很多生鮮和易碎物品,為避免物資變質、破碎,小分隊通過優化細化配送舉措,實現了物資配送“零損壞”。優先配送藥品和生鮮產品,生活必需品當天送達。對雞蛋、草莓等易碎、易損物資,輕拿輕放,避免放在配送車底部。為避免物資丟失,在提醒居民及時收取的同時,還協調社區志愿者看管。
物資配送確保“不延遲”。在配送過程中,為了克服按門鈴聯系居民花費時間較長、配送效率不夠高的問題,小分隊抓住關鍵環節,明確任務標準,實現了物資配送“不延遲”。在卡口環節,以樓號為標準擺放物資,堅持隨到隨送,確保無堆積;在配送環節,小分隊分為兩組,一組使用三輪車配送遠距離物資,另一組使用板車配送近距離物資;在告知環節,協調社區志愿者,承擔部分敲門任務。
入駐天山社區參與抗疫以來,市委政法委天山社區抗疫小分隊在協助社區完成核酸檢測的同時,為社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10000余件、80余噸,圓滿地解決了困擾天山社區物資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難題。在市委政法委天山社區抗疫小分隊的大力協助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豐滿區泰山街道天山社區通過社區申報、街道推薦、區政府初審、市社區防控專班與市疾控中心審核、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討論通過,龍灣雅苑小區被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為“無疫小區”。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