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長安網
“樓上漏水把我家天花板泡得慘不忍睹,找物業處理,他們卻一再推諉!”“每月物業費交得不少,可小區衛生、安保等服務根本沒跟上,這錢交得太不值,我堅決不交!”這些看似瑣碎繁雜的物業糾紛,實則是與百姓安居樂業息息相關的“關鍵小事”,更是牽動著民生福祉的“心頭大事”。在基層治理的大棋盤上,如何高效且溫情地化解這些矛盾糾紛,成為衡量司法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尺。樺甸市人民法院積極探索、主動作為,打出“聯動化解 +先行調解 + 電子送達”的創新組合拳,為涉民生案件開辟“快車道”,以司法之力守護萬家燈火的和諧安寧。
多元調解織密網,矛盾化解在源頭
“過去遇到物業糾紛,只能對簿公堂,不僅耗時耗力,還容易激化矛盾。現在可不一樣了,法官、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業委會代表一起上門,大家圍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把問題聊開,當場就把困擾我許久的難題解決了!”某小區業主張某談及糾紛解決過程時,臉上滿是欣慰與感慨。物業糾紛的妥善解決離不開多元主體的協同發力,樺甸法院積極聯合人大代表、街道辦、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多方力量,精心搭建起“物業糾紛聯調平臺”,通過創新推行“法院指導 + 代表調解+人民調解+ 司法確認”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自該平臺運行以來,已成功將40%的物業糾紛化解在訴前階段,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增量,有效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也讓法治的陽光照進每一位居民心中。
先行調解顯成效,高效解紛暖民心
“真的太意外了,還沒走到立案那一步,調解員就幫我們追回了拖欠許久的物業費!法院真是幫了我們大忙!”某物業公司王經理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室,難掩激動之情,對法院的高效調解工作連連點贊。樺甸法院聚焦涉物業、水電、供暖等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連的民生案件,大力推行“先行調解”機制。由經驗豐富的專職調解員主動“把脈問診”,深入剖析糾紛癥結,運用“以案釋法”“類案引導”等靈活有效的調解方式,向當事人闡明法律規定、分析利弊得失,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憑借這一機制,物業糾紛調解成功率高達62.8%,案件平均化解周期大幅縮短至7天,不僅快速解決了當事人的實際問題,還極大降低了訴訟成本,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云端司法提質效,智慧解紛零距離
“我人在外地出差,沒想到通過手機簡單操作,幾分鐘就能完成調解協議確認,不用專門請假來回奔波,真是太方便了!”業主李某通過法院電子送達平臺,僅用5分鐘就完成了相關手續,對法院的便民舉措贊不絕口。樺甸法院緊跟時代步伐,全面推廣“電子送達 + 線上調解”模式,充分運用短信、微信、訴訟服務平臺等“云送達”“云調解”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參與訴訟全流程,真正實現“零跑腿”。目前,電子送達適用率已高達90%,有效提升了司法服務效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智慧法院建設帶來的便利與快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每一起物業糾紛的妥善化解,都是對群眾美好生活的有力守護;每一次司法服務的優化升級,都是對法治信仰的堅定踐行。下一步,樺甸法院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創新的舉措、更加溫暖的服務,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和水平,為群眾安居樂業筑牢司法屏障。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