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涉企制度供給、強化公正文明執法、細化涉企法律服務……近年來,長春市司法局緊扣發展需求、企業關切與民眾期待,以立法破題、以執法護航、以服務增效,為企業發展筑起“防護墻”、架起“連心橋”。
立法保障 筑牢發展根基??
“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這是許多創新型企業面臨的難題。今年,長春市司法局將《長春市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列為政府立法審查重點項目,該《條例(草案)》由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草,提出建立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體系,進一步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目前,該條例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完成政府立法審查后,將報長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預計明年上半年公布施行。
立法不僅要“立新法”,還要“修舊規”。長春市司法局建立立法后評估機制,對現行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進行系統評估,重點監督涉企內容實施情況,將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和企業建議作為修改完善的依據。不僅如此,該局還充分發揮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能優勢,出臺《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二十五條舉措》,形成了一系列護企助企的工作措施。
規范執法 優化執法環境
公布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舉報電話、梳理行政復議糾錯案件、廣泛收集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近年來,長春市司法局重點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環境,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
年初以來,該局倒查行政復議糾錯案件400余件,篩查市長公開電話線索3萬余條,加大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更讓企業暖心的是“柔性執法”的推行,該局指導行政執法部門在對企業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深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免于行政強制)和“首違不罰”等制度,督促各行政執法部門廣泛推行“柔性執法”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共辦理“首違不罰”案件2.6萬件,辦理減輕處罰、從輕處罰等案件1.1萬件,企業合規經營的安全感明顯提升。
為積極回應市場主體對涉企行政檢查的關切,長春市司法局持續規范涉企檢查,目前,正在通過“抓好一個統籌、打造一個平臺、編制一套清單、出臺一項措施、開展一次整治”等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措施,全面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
化解涉企糾紛,重在“低成本、高效率”。該局會同長春市信訪局等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商協會,成立123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匯聚1400余名調解員,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說理的地方”。近三年共調處民營企業糾紛7371件,有效降低了企業維權成本。
? 法律服務 助企健康發展??
“以前遇到法律問題才找律師,現在有團隊主動上門服務,提前幫我們‘排雷’?!遍L春市一家重點機械制造企業法務總監的話,道出了眾多企業的心聲,更折射出法律服務的升級。
如何讓普法更對企業的“胃口”?
聚焦“精準”二字,長春市司法局探索出一條“按需普法”“定制普法”的新路徑。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積累的海量數據,通過對數據的深度分析,精準捕捉企業在勞動用工、知識產權、合同糾紛等領域的“急難愁盼”。以此為基礎,該局探索建立起普法部門與“12348”熱線的聯動機制,第一時間將企業關注的熱點法律問題推送至普法團隊,實現“企業需要什么,律師就講什么”。
在涉企法律服務方面,長春市司法局組織開展常態化企業“法治體檢”,組建由1000余名律師、公證員、仲裁員構成的“法治醫生”團隊,累計為近3000家企業“把脈問診”。通過“法治良方”,實現“查隱患于未發、解難題于未然”。
該局還針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開展“全周期”服務,指導法律服務機構、組建律師服務團隊對接22戶重點企業、100個重點項目和73個招商引資項目,全程參與企業運營風險防范和項目建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法律風險。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繼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方法,在立法保障上更精準、執法規范上更嚴格、法律服務上更貼心,讓更多企業在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中安心經營、聚力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行政保障?!遍L春市司法局副局長王云飛說。
初審:韓蕊
復審:謝剛
終審:劉海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