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化解了我方的燃眉之急,更讓我方重拾與對方合作的信心。”近日,在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速裁審判庭法官的耐心調解下,被告當庭履行了50萬元所欠貨款。這起合同糾紛得以實質性化解,是該院以改革創新提升司法效能的生動注腳。
“持”取堅守之意,“衡”為公正之象征。從鍛造優秀法官的“持衡·倚聽學堂”,到優化審判管理的三級答疑式數據會商機制;從精準服務企業的“持衡·宜商暖企工程”,到19個特色文化欄目的矩陣效應協同推進……朝陽法院新一屆領導班子立足區位優勢,以“持衡守善、明法求是”為理念,系統化培優“持衡”文化品牌。
“持衡”守善當好“服務員”
夜幕降臨,朝陽法院第十三法庭的燈依然明亮,法官正在對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進行庭審。為便利企業當事人訴訟,該院針對涉企案件開通“夜診”通道,通過錯峰開庭、云端質證等舉措,實現涉企案件平均審結周期在30日內。該院依托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資源,創新“法院+N”多元解紛模式,整合行業協會、商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搭建起民事審判工作立體化解紛平臺。同時,該院通過強化類案指引,發布商事審判十大典型案例、民間借貸典型案件,持續優化司法服務供給,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公司完成軟件開發并按時交付,合同相對方以研發成果未達到預期效果為由拖延支付剩余尾款,如何舉證?”朝陽法院法官團隊深度對接多家科創企業,以診療式普法服務開出法治處方。針對長春百貨大樓集團等“老字號”企業,該院構建的一企一策護航機制成效顯著。今年以來,該院累計妥善化解涉企糾紛5090件。其中,運用“放水養魚”策略成功調解某國企6500萬元借款糾紛,實現涉企糾紛化解與為企業精準紓困的雙重目標。針對某百貨公司81件聯營合同糾紛系列案件,該院創新采用“賬戶監管+分期履行”執行方式,在保障債權人利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影響。
針對轄區內大型商圈云集的特點,朝陽法院消費維權糾紛解決機制持續釋放治理效能。4個人民法庭通過4個聯合調解工作室、12個消費維權窗口,實現大量消費糾紛就地化解。該院民事審判庭利用“2+3”審判團隊模式,集中處理91起服務合同糾紛,實現批量案件7日內全部化解,涉案金額18萬元當場履行。
履職擔當促進提質增效
“刑事審判庭超過3個月和6個月的案件分別是哪幾件?”“執行局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同時要對案件進展加強調度……”今年2月6日,春節假期剛過,朝陽法院立即召開2月審判執行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會議。此次會議改變了以往僅由審管辦負責人進行匯報的模式,而采取“院長—庭長—法官”三級答疑式數據會商機制,通過完善分析研判、數據監督、成果轉化的會商閉環,持續加強審判管理,推動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3天。
如何跑出涉民生案件辦理“加速度”?朝陽法院在“春‘楓’護民生”專項行動中,采用“示范調解+雙軌支付”模式高效化解15起涉農民工工資糾紛系列案件,達到一案精審、多案共贏的效果。該院清和人民法庭針對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多、同一被告類案多的特點,采取“示范訴訟+線上線下調解”方式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該院執行局在“春‘楓’潤春耕”專項行動中,高效執結欠薪案件17件,147萬元工資款得以全額兌付。
今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25年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其中,發布的《中國司法透明度指數報告(2024)》顯示,朝陽法院司法透明度指數在全國基層法院中位列第三。至此,該院已經連續4年進入全國基層法院司法透明度前五位。
精心謀劃推進改革創新
“這份家庭教育指導令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監護責任。”在“春蕾守護”行動中,朝陽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向失職監護人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為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該院在吉林省率先構建“三審一執合一”未成年審執模式,組建“沐朝陽·向未來”法治副校長宣講團,19名法官開展校園普法活動18場,覆蓋師生2400余人次,用法治陽光照亮青少年成長之路。
同時,朝陽法院依托“持衡·倚聽學堂”平臺,通過“百日競賽”活動及每月一庭審、每月一建議、每周一案例等常態化崗位練兵制度,構建“專家授課+法官研討+實戰演練”三維培養體系。今年以來,頗具特色的“精品工程”培育路徑碩果累累,多名干警的理論文章獲得省級、國家級獎項,一個案例成功入選2024年度吉林法院系統刑事審判十大典型案例,實現了司法實踐與理論創新雙向突破。
朝陽法院新一屆黨組部署推進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改革以來,該院還整合評估鑒定、送達事務、庭審記錄、智慧輔助等事項,組建四大專業化工作組,46項輔助事項實現即時響應;與全國134家法院建立委托送達機制,聯動外賣騎手定位、村委會協查等方式,精準鎖定安徽、四川、山東等地的261件案件當事人,累計完成跨域委托送達254件,成功率達97.31%;同步強化排期管理、文書流轉、庭審保障等節點管控,助推審判質效持續提升。
下一步,朝陽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院將繼續緊扣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發展脈搏,體系化培優特色精神內核,矢志打造司法為民的實踐高地,以文化軟實力賦能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更強、滿意度更高。
初審:韓蕊
復審:姚麗
終審:劉海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