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南關區既是老城區又是新城區。“老”是因為長春市的發展始終伴有南關區發展的印記;“新”是因為經過多年發展,南關區已經形成“南北聯動、新老融合”的發展格局,全面開啟了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區發展的新征程。為了解南關區的發展變化和社會治理成果,記者采訪了長春市南關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紹健。
記者:孫書記您好。近年來,南關區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成果顯著,請您結合區情和我們談一談南關區在基層社會治理上都有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績。
孫紹健:南關區位于長春市中南部,是長春市的歷史發祥地、文脈所在地,也是未來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中心城區。我們緊緊圍繞“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總要求,提煉形成了“五抓五化”工作思路,即抓黨建,強引領,實現治理體系標準化;抓法治,強保障,實現服務供給多元化;抓德治,強善治,實現風尚培育系統化;抓自治,強統籌,實現人民服務網絡化;抓智治,強支撐,實現區域管理數字化。同時,構建社會治理體系,創新社會治理機制,發揮社會治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筑牢社會治理根基,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南關路徑”,并逐步形成系統化推進社會治理的綜合經驗,努力將社會治理成效轉化為群眾看得見的獲得感。3年來,南關區先后被評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區”,平安建設考核、群眾安全感測評、政法機關滿意度測評均位列全市主城區第一。
記者:正如您所說,經過不斷的創新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南關路徑”已經初步形成,請您介紹一下南關區綜治體系的獨特之處。
孫紹健:我們運用“大平臺、大調解、大防控”的“大綜治”思維,按照“多網合一”的要求,不斷細化治理路徑,推進全域綜治中心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打造了南關區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區域治理法律監督平臺、幸福鄉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自強街道街域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區社會創新實踐園“兩平臺、兩中心、一基地”5個示范項目,作為社會治理的抓手和載體,引領帶動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把“智治”元素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堅持把矛盾糾紛調處放在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的首要位置,因地制宜、深度探索,對原綜治中心進行完善、整合,推進一體化運作、信息化支撐、實戰化管理,打造升級版的矛盾調處中心,徹底解決政出多門、溝通不暢、判定標準不一等問題,“幸福·平安港”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應運而生。目前,我們將基層矛調中心、百姓說事點、法律咨詢站等資源整合到綜治中心,調解成功率達到98%以上,極大程度地預防了矛盾激化和“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發生,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吸附在市域、解決在基層。
記者:今年初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為2023年的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市委政法工作會議也相繼召開,請問南關區委政法委是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
孫紹健: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不僅是發展要求,更是政治任務。在省委、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后,南關區委政法委迅速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了2023年全區政法工作。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區政法機關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聚焦黨的政治建設,持續加強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清單化”推動各項任務落實;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行政治輪訓,舉辦專題研討班,并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解讀,組織廣大政法干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充分利用“南關政法”微信公眾號和“平安南關”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弘揚法治正能量、傳播政法好聲音;聚焦服務大局,全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貢獻政法力量;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建設,大力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深化“府院聯動”機制,為全區“萬人駐(助)萬企”活動走深走實助力賦能;深入落實“八五”普法,創新普法形式,注重打造特色品牌亮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快推進南關政法工作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關、法治南關。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南關區委政法委將如何開展下一步工作。
孫紹健:南關區委政法委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省委、市委政法委的指導下,著重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按照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區政法機關要主動開展調研,用改革創新辦法破解難題,進一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指導和推動政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要向科技要生產力。大力推進“智慧法院”“數字檢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建設,加大“雪亮工程”建設力度,提高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要做強基層基礎。大力加強街(鄉)綜治中心和基層庭所隊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資源力量進一步下沉,加強綜治隊伍建設,做好培訓指導、使用和管理,切實發揮綜治協管員、“三長”等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提升服務效能;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長春政法”“平安建設工作簡報”“南關發布”“南關政法”等媒體平臺,扎實做好政法工作宣傳報道,更好地服務大局,回應社會關切;要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狠抓學習培訓,著力提高政法干警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健全完善政法人才庫動態管理,落實從優待警等措施,不斷創新關愛服務舉措,解決干警的后顧之憂,為干警履職盡責提供保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