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在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法官的見證下,白某某(女)和李某某在和解協議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標志著困擾兩家多年的“恩怨”終被化解。

“這個案件的化解,確實費了我們不少的力氣,不過看到他們能握手言和,在此刻我感覺我們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徐文英是長白人民法庭庭長,前幾日她和同事在到馬鹿溝鎮十八道溝村“法官說法點”開展工作時獲悉,該村村民白某某和李某某有著多年的“恩怨”,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
白家與李家是多年的村鄰,多年來關系也一直不錯,但近年雙方卻因一塊空地產生了矛盾。“我家養了40多頭牛,2017年,受國家政策扶持,村里把這塊空地劃撥給我,還給我出具了證明,但李家卻在空地里堆放了柴火、牛糞等雜物,你說還講理不?”白某某心直口快,多次找到村里要求解決問題。“你手里的證明并沒有經過村民代表大會開會通過,該份證明不具有效力。”李某某認定白某某的證明無效,認為自己作為村民對村里的空地享有使用權。

兩家因為這塊空地多次吵架,甚至多次鬧到村里,雙方矛盾不斷升級。
“我們得知這一情況后,分別到兩家走訪了解情況,并針對雙方提出的矛盾焦點問題進行分析。”徐文英說,3月10日,她帶領同事趕到白某某和李某某家,對兩家的矛盾進行初步化解,但雙方均堅持各自觀點,互不相讓,首次化解以失敗告終。“我們回來后就想對策,實際上白李兩家并無其他矛盾,問題就出在這塊空地上,那到底是誰說得對呢?只能找專業的人才能解決問題。”于是,徐文英聯系了長白縣自然資源局土地監察大隊副隊長叢國芝,準備再次對白李兩家的矛盾進行調解。3月11日上午,徐文英、叢國芝及村支書等眾人再次來到白李兩家,在現場再次進行調解。而白家、李家仍相互指責對方,場面一度失控……“你說這塊空地是你家的,有承包合同嗎?有土地使用證明嗎?”面對叢國芝的發問,白某某和李某某雙方無言以對,均不做聲。“那說明這塊地既不是你家的,也不是你家的,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都是村集體的!”叢國芝的一句話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那就這樣,既然這塊地距離你們兩家最近,那你們就共同使用,一家一部分,以石頭為界,現在村委會選舉正在進行中,等結束后再和村里正式簽署協議,在村里沒有其他規劃用地時,你們可以繼續使用……”叢國芝和徐文英趁熱打鐵提出建議,而這個建議也讓白家、李家欣然接受,并約定下午到村委會簽署和解協議。“實際上我們兩家確實沒有別的矛盾,就是因為這塊地,我心里憋著一口氣,這幾年一直因為這事鬧心,現在好了,在法院的調解下,我現在心里舒暢了很多……”白某某不停地向法官表示感謝。

“我們法院發揮多元解紛功能,與轄區內的所有鄉鎮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建立緊密聯系,一旦有糾紛發生,多家聯合響應,矛盾化解的效果非常明顯。”徐文英介紹,2020年,經聯合調處的矛盾糾紛,無一起進入訴訟程序。
據了解,長白縣法院法官積極走進村屯、社區,推進矛盾糾紛前端治理,人民法庭民事訴訟案件同比下降27.88%。2020年,該院調撤率位居全省首位,息訴服判率位居全省第二。其中,長白法庭調撤率達86%,全年無上訴案件,平均審限10天左右,有的案件審限只有5天。該院在2020年度全省65家基層法院執法滿意度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