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收到一名七十二歲老人送來的寫有“辦事認真效率高,為民服務暖人心”的錦旗。這位老人眼含熱淚地講述了她在法院感受到的暖心故事。

老人高某某與張某原系多年好友。2015年,張某的親屬開辦工廠缺少資金。高某某通過張某將多年的積蓄轉交給張某的親屬,該筆借款至今沒有歸還。高某某定居大連市,六年間無數次往返大連與白山之間催要借款,在張某家高血壓發作暈倒過、雙方發生矛盾沖突進過派出所……最終,高某某選擇通過訴訟維護權益。該案在二審期間,承辦法官第一時間進行閱卷、排期開庭,對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了然于胸,并積極開展調解工作。因案涉糾紛積怨已久,雙方互不相讓,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辦案法官找準案件切入點,針對高某某與張某不同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及年齡特征,利用三天時間不厭其煩地勸說當事人,巧妙地在調解過程中釋法明理,化解當事人的心結。在辦案法官的努力下,雙方當事人順利達成調解協議,張某當場向高某某給付了其墊付的訴訟費。雙方握手言和,古稀老人破涕為笑。

“我們為法官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耐心負責的工作態度點贊,今天的調解解決了我們多年的心病!”雙方當事人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長達六年的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僅用九天時間就化干戈為玉帛,這是白山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審判工作實際中的具體體現。此案件不僅縮短辦案時間,減輕了當事人訴累,而且提高效率,快速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