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法院:調解構筑權益保障 鄰里傷害案賠償落定"/>
鄰里相處本應互諒互讓,偶發矛盾若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糾紛甚至沖突。近日,永吉縣人民法院高效化解一起因瑣事引發的鄰里傷害賠償糾紛,幫助原告及時兌現合法權益,以司法溫情守護了社區和諧。
基本案情
居民付某與姜某在永吉縣某小區內因日?,嵤掳l生爭執,沖突中姜某行為失當,導致付某受傷倒地。小區物業人員發現后迅速介入,一邊報警一邊聯系120急救,將付某送醫救治。事后,雙方就醫療費、誤工費等賠償事宜自行協商,卻因意見分歧較大陷入僵局,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付某最終選擇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問題。
法庭調解
受理案件后,法官第一時間梳理證據,厘清案件事實。隨后,法官組織雙方進行庭前溝通,耐心聽取各自訴求,同時圍繞案件爭議焦點,結合《民法典》相關規定及類似案例進行釋法說理,清晰告知雙方若進入訴訟程序可能面臨的時間成本、舉證責任及判決風險。
在法官的專業引導與耐心勸解下,雙方原本對立的情緒逐漸緩和,均表達出接受調解的意愿。被告姜某主動提出賠償方案,法官立刻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立即轉入調解程序。最終,雙方自愿達成一致調解意見:由被告姜某一次性賠償原告付某醫療費、護理費等各項費用共計人民幣5000元,這起鄰里糾紛得以高效化解。
案件意義
本案通過庭前調解方式,成功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賠償糾紛。這種方式不僅讓原告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兌現,避免“贏了官司拿不到錢”的情況,也為雙方省去了后續開庭、上訴等訴訟環節,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與當事人的時間、精力成本。該案的處理,充分體現了永吉法院在化解基層矛盾、促進“案結事了人和”方面的積極作為,也生動展現了法院“司法為民、高效便民”的辦案理念,為以司法手段守護鄰里和諧、維護社區穩定提供了有力實踐參考。
信息來源:永吉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 張泓煜
初審:孫建安
復審:金珊
終審:劉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