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如果有陌生人給你遞來一顆包裝精美的糖果,說要帶你去買玩具,你們會怎么做?”近日,在遼源市龍山區豐才小學的教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防騙反詐小課堂”正在熱烈進行。遼源市公安局龍山區分局北壽派出所民警化身“安全講師”,通過情景模擬、案例解析和互動問答等形式,為師生帶來了一堂干貨滿滿的防騙反詐“安全課”。 針對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防范意識薄弱的特點,民警提前梳理了近年來針對學生的常見詐騙類型,將反詐知識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場景。在“危險情境模擬訓練”環節,民警邀請學生上臺扮演“放學路上遇到推銷游戲皮膚的陌生人”“自稱是媽媽同事要接自己回家的阿姨”等角色,在一問一答、一來一回的互動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們的防騙能力和安全意識。 除了情景體驗,民警還圍繞“獨處時的安全法則”“糖果背后的陷阱”等主題,結合真實案例展開講解:有學生因點擊陌生鏈接泄露家庭信息遭遇電信詐騙,有孩子被“免費送文具”的幌子誘騙,向家長索要高額快遞費……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學生們意識到,騙術可能就藏在看似平常的“小恩小惠”或“緊急求助”中。課堂上,民警特別總結了“三不原則”——不輕信陌生電話、不透露個人信息、不隨意轉賬匯款,并帶領學生齊聲朗讀,將安全口訣記在心上。 為了讓防騙知識更易吸收,民警還精心設計了圖文并茂的《青少年防騙反詐手冊》。手冊以藍、黃為主色調,穿插“反詐小衛士”卡通形象,用漫畫形式呈現“冒充老師收班費”“游戲賬號交易詐騙”等10類高發騙局,每頁還標注了“應對小妙招”,進一步強化學生防騙知識學習。 下一步,北壽派出所將持續探索形式多樣的防騙反詐法治主題教育活動,讓安全防騙知識入腦入心,確保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來源:吉林警事
初審:胡玉瑩
復審:張力夫
終審:吳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