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要是沒有你們幫忙,我這心里的石頭到現在還落不了地。”近日在龍潭區綜治中心的接待室里,年過八旬的河北籍老人緊緊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溝壑縱橫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前,這位獨自在吉林市生活的空巢老人,因老伴去世后的保險賠付問題四處求助卻屢屢碰壁,就在他滿心焦慮之際,龍潭區綜治中心以多方聯動的高效舉措、溫情脈脈的細致服務,幫他解開了心結,也驅散了心頭的陰霾。?
一、八旬老人急尋賠付遇困,材料缺失陷僵局?
近日,龍潭區綜治中心法院訴訟綜合窗口來了位特殊的來訪者。老人穿著不太合身的衣物,操著一口濃重的河北口音,身形瘦弱卻腳步急切,一見到工作人員就紅著眼眶傾訴:“我老伴生前買過好幾種保險,現在她走了這么久,我一分錢賠付都沒拿到,我要告保險公司!”
工作人員連忙起身接待,一邊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按照流程耐心告知:“大爺,您別著急,要辦理立案手續,需要提供保險合同書等相關材料才行。” 可話音剛落,老人就面露難色,雙手緊緊攥著衣角反復說道:“這些都是老伴生前自己辦的,她走后我啥都不知道,材料翻遍了家里也找不到啊!” 工作人員擔心老人記不清,特意手寫了一份詳細的資料清單,可以到相關單位補全材料再來,可老人情緒突然激動起來,堅持要法院當場受理,任憑怎么解釋都不肯離開。?
眼看老人情緒越來越急躁,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沒有簡單 “按流程辦事”,而是從老人的年齡、狀態和訴求中察覺到 “背后有隱情”,當即決定主動介入、靠前化解。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表達不夠清晰,為了讓溝通更高效、信息更準確,工作人員迅速協調駐中心公安民警、調解組織一同參與,組成臨時服務小組,合力幫老人梳理問題。?
經過耐心溝通,大家才慢慢摸清情況:老人的家在河北,老伴去世后,他獨自留在吉林市生活,是典型的空巢老人。此前從親屬口中得知,老伴生前買過保險,身故后應有賠付,可他試著聯系保險公司業務員卻始終沒下文,越想越擔心遭遇騙保,這才急急忙忙跑到法院求助。當工作人員提出 “聯系家屬幫忙核實情況” 時,老人說:“兒子在外地,好多年沒聯系了,根本找不到人;女兒精神不太好,也沒法好好溝通。” 一句話,讓原本就棘手的事情陷入了僵局,線索戛然而止。
二、多方聯動破局顯擔當,溫情服務暖人心?
“絕不能讓老人帶著失望和焦慮離開!就算線索斷了,我們也要想辦法幫他找到真相。”看著老人無助的模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在心里暗下決心。他們打破 “坐堂等案” 的常規思路,立即聯動機制,與公安民警、調解組織分工協作:一邊由工作人員拉著老人坐在沙發上,用拉家常的方式繼續安撫情緒,緩解他的焦慮;另一邊則緊緊圍繞“保險信息”這一核心,從“老伴什么時候買的保險”“有沒有提過保險公司名字”等細節入手,循序漸進引導老人回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人隨身攜帶的一疊皺巴巴的舊紙張里,工作人員終于翻到了其妹夫的聯系電話。撥通電話說明情況后,又通過妹夫聯系上了當年幫老人老伴辦理保險的經手人。經手人一聽說老人的困境,連忙解釋:“保險賠款早就分批次轉到老人和他子女的銀行賬戶了,他的子女都知道這事,我可以將其兒子的聯系方式給你們。”?工作人員立刻順著這個線索聯系上老人的兒子,從兒子口中,事情的真相終于完整浮出水面:原來保險公司早就啟動了賠付流程,10萬元賠償款已分別發放到老人、老人兒子及女兒的賬戶,若還有其余款項也會在近期陸續撥付,只是因為家人之間溝通不及時,才讓老人誤以為 “賠付沒著落”。只是因為家人之間溝通不暢、信息斷層,才讓老人焦慮了這么久。在綜治中心各部門協同幫助下,老人前往保險公司核對保單,解開了心結。
民生無小事,事事皆用心。龍潭區綜治中心將繼續把群眾的 “急難愁盼”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斷優化跨部門聯動機制、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用更優質、更貼心、更高效的服務,守護好每一位群眾的幸福與安寧,讓 “為民辦實事” 的溫暖,傳遞到更多人心中。?
來源:龍潭區綜治中心
初審:劉正道
復審:杜 贏
終審:趙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