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國“敬老月”期間,為切實守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德惠市司法局、德惠市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市民政局、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緊扣“法援惠民生”工作要求,走進建設街道老年大學與市民政局老年福利中心,開展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主題宣傳月”活動,用專業法律服務為“夕陽紅”筑起溫暖防護墻。
“‘以房養老’承諾高收益,大概率是陷阱!”“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可直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活動現場,普法宣傳團隊結合老年人生活實際,圍繞養老詐騙防范、婚姻家庭糾紛、遺產繼承、消費維權四大高頻需求展開講解。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工作人員用通俗語言拆解“保險品騙局”“投資理財陷阱”等典型案例,手把手教老年人牢記“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原則,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聯系子女或報警,讓防騙知識真正“聽得懂、用得上”。
針對老年人關心的遺囑效力、贍養義務等問題,團隊不僅細致解讀民法典相關條文,更結合真實案例給出可操作的解決建議,讓抽象法律知識變得“看得見、摸得著”。活動現場還設置“一對一”法律咨詢臺,工作人員耐心傾聽老人困惑,為13位有需求的老年人精準解答法律疑問;同時發放《民法典知識手冊》《銀齡防詐騙指南》165份,將法律關懷實實在在送到老人手中。
考慮到老年群體認知特點,通過互動環節調動老年人參與熱情,讓法律知識在輕松氛圍中入腦入心。參與活動的李阿姨感慨:“這樣的講座接地氣、有溫度,既學會了怎么防騙,又知道了權益受侵害該找誰,心里特別踏實!”
此次活動不僅拉近了法律與老年人的距離,更讓法治意識深入人心。下一步,德惠市司法局、德惠市法律援助中心將持續聚焦老年群體法律需求,一方面拓寬宣傳范圍,將法治講座延伸至社區與更多養老機構,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推送適老化法律內容;另一方面健全“法治養老”長效機制,建立老年人法律需求臺賬,簡化法律援助申請流程,確保“應援盡援、應援優援”,讓法治陽光持續溫暖更多“夕陽紅”。
來源:德惠市司法局、平安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