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邑區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服務保障群眾、暢通訴求表達、排查化解矛盾“三條主線”協同發力,探索構建綜治中心“12345”工作運行體系,實現糾紛化解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從“解決得了”向“解決得好”轉變。
多中心相融為一,推動區域治理一體化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有了煩心事,上哪里解決才能不需要東奔西跑?只需進一扇門,即可辦理信訪、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事項,這是如今昌邑區綜治中心給來訪辦事群眾的最直觀體驗。
為構建“一中心統籌、多中心合一”的定分止爭大綜治格局,昌邑區按照場所融合、功能融合、效果融合的原則,對區域內的各類中心進行整合,各相關部門采取整駐、常駐、隨叫隨駐等方式入駐區綜治中心,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多調”聯動,著力打造功能集成、高效有序的“矛盾糾紛終點站”。
打通兩個通道 推動服務群眾便捷化
昌邑區綜治中心提檔升級后,集矛盾糾紛調處、信訪接待、訴訟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消除了多元解紛壁壘,打通了線下服務群眾的通道。在線上,借助覆蓋全域的三級綜治網絡,利用遠程視頻開展遠程調解,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的“快車道”,讓群眾“走訪”變“網訪”。
另外,綜治中心通過城鄉基層治理數字化指揮平臺,對矛盾糾紛類型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分析研判,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極大提升了城鄉基層治理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搭建三級聯動組織架構,推動平安網格全域化
綜治中心是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是社會治理的“大腦中樞”。為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綜治網絡,昌邑區建立“區級指揮、部門發力、網格響應”的三級聯動組織架構,打造“全鏈條”解紛體系,讓“大腦中樞”運行更加流暢。
為抓好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化解,該區持續推動鄉、村兩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推進行業力量下沉網格服務基層。區綜治中心還創新建立“政法+網格”工作模式,選配法官、檢察官、民警、律師和法律服務者進網格,以法治思維和方式推動多元化解工作依法、規范、有序開展。
緊盯四個關鍵節點,推動多元解紛高效化
為推動矛盾糾紛高效化解,昌邑區綜治中心緊盯科學分類、精準分流、訪調銜接、遞進解紛四個關鍵節點,讓多元解紛更順暢。
他們將群眾訴求,按照法律咨詢、糾紛調解、訴前調解、信訪等
完善五步接訪機制,推動訴求辦理規范化
為推動群眾訴求辦理的規范化,昌邑區綜治中心實施“接-轉-辦-督-評”五步工作法,對群眾訴求實施閉環式辦理。
群眾來訪后,工作人員快速接單,緊接著精準分流,派單給相關功能室。功能室即接即辦、即辦即回。對長期未化解、未反饋的訴求,由區級領導帶頭包保督辦。訴求解決后,引導群眾對中心工作進行評價。
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紛,提檔升級后的昌邑區綜治中心,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可解可感可及。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提升解紛能力和工作質效,讓綜治中心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前沿和服務民生的主陣地。
—————————————————————————————————————————————————————————————————————————— 來源:吉林市長安網 初審:孫劍波 復審:于蘭 終審:王剛